
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,将 “台湾有事” 与日本 “存亡危机事态” 绑定,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,严重违反《中日联合声明》核心原则。尽管日方后续派外务省官员来华 “灭火”,但明确拒绝撤回错误言论,引发中方三重反制:
中国外交部 3 次严正交涉,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提出 “必须撤回错误言论、公开道歉” 的明确要求; 文化和旅游部 11 月 14 日发布一级旅游提醒,建议中国公民 “近期避免非必要赴日出行”,系 2020 年后首次发布该级别提醒; 国航、东航、南航等 12 家航司同步推出 “全额退款 + 免手续费” 政策,覆盖 11 月 - 次年 2 月所有赴日航班,退改申请量 3 天内突破 15 万单。二、直接冲击:退单潮横扫全行业,12 个极端案例触目惊心展开剩余84%1. 订单取消创纪录:从 “秒光” 到 “全清零” 的断崖式下跌 山东嘉华旅游:11 月 21 日后所有日本团期全取消,总经理韩世杰直言 “退单如潮水般瞬间爆发,一个月 8 个团全没了”,对比去年同期 “济南口岸日均 200 人赴日” 的盛况,如今 “咨询量归零”; 日本高端定制游从业者小田:11 月前两周还有 50 余单咨询,言论事件后咨询量直接清零,3 个已付定金的北海道滑雪定制团(人均预算 5 万元)全部退订,其中一家三口 “宁愿损失 1 万元定金,也坚决不去日本”; 冲绳那霸海滩度假村:原本冲刺 “年接待 1088 万人” 的历史纪录,11 月 15-20 日累计取消中国游客订单 127 笔,占 12 月预订量的 63%,度假村已暂停新建海景别墅项目; 东京迪士尼度假区:12 月中国团体票订单取消率达 92%,其中上海某企业 300 人奖励旅游团 “连夜改道泰国”,园方紧急下调冬季运营预算 15%,部分夜间烟花秀被迫取消; 京都和服租赁店 “樱京”:旺季日均接待 200 名中国游客,如今每天仅 3-5 单,店主山田无奈表示 “15 名中文店员已安排轮休,再不回暖就要关分店了”。2. 行业众生相:有人无单可接,有人血本无归 名古屋包车司机李静:12 月中国游客订单全量清零,公司 5 辆贷款购置的阿尔法商务车 “停在车库落灰”,司机们只能靠接本地短途单勉强维持生计,“往年这时月入 30 万日元,现在连车贷都还不上”; 札幌溪流酒店经理清水贤司:月均接待 3000 名中国游客的酒店,11 月取消 70 笔住宿订单,“原本准备的中文菜单、银联支付设备都用不上了,冰雪节旺季可能要裁员 10 人”; 秋叶原电器店店员张伟:负责接待中国游客的 8 名中文导购被临时调岗,“以前每天能卖 50 台电饭煲,现在一周卖不出 10 台,店里已经开始清库存降价促销”; 专做日本线的深圳旅行社:80% 营收依赖日本业务,如今全员 “被迫团建”,老板坦言 “要么转型东南亚线路,要么直接关门,没有第三种选择”。3. 经济损失:115 亿美元蒸发,GDP 遭重创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,此次退单潮将导致日本全年旅游消费减少 1.79 万亿日元(约合 115 亿美元),拖累实际 GDP 下降 0.29%。更致命的是旺季损失:
冬季滑雪季(12 月 - 次年 2 月)中国游客占比达 40%,北海道滑雪场已取消 12 个新增缆车建设计划; 农历新年原本预计迎来 80 万中国游客,如今预订量不足 5 万,相关消费损失预估达 3800 亿日元。三、行业连锁反应:股市暴跌 + 舆论撕裂,复苏梦碎1. 旅游消费股集体 “雪崩”11 月 17 日单日,日本入境游相关股票遭遇史诗级下跌:
资生堂股价跌超 9%,创 2020 年疫情以来最大单日跌幅;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跌超 4%,三越伊势丹、高岛屋等百货公司股价跌 6%-11%; 东京迪士尼运营商东方乐园股价跌 5%,全日空控股等航空股遭疯狂抛售; 野村证券警告:若中国游客持续 “清零”,日元可能进一步走弱,每月旅游收入将减少 2000 亿日元。2. 日本国内舆论分裂成两派 批判派: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公开炮轰 “高市的言论是政治自杀,让旅游业为右翼立场买单”;《东京新闻》头版评论痛批 “为了选票牺牲 115 亿美元,这种鲁莽决策不可原谅”; 担忧派:北海道综合政策部部长中村昌彦在紧急对策会议上直言 “冬季旺季是北海道旅游业的生命线,现在已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”; 矛盾派:外务省试图通过 “民间交流” 缓和关系,首相府却坚持 “言论无需撤回”,这种 “两面派” 操作让旅游业者怒斥 “政府根本不在乎我们的死活”。四、市场分流:周边国家 “捡漏”,中国游客用脚投票高市早苗的不当言论,让周边国家意外收获 “旅游红利”:
韩国:首尔旅游搜索量 3 天内暴涨 300%,明洞商圈紧急增配 200 名中文店员,江原道滑雪场推出 “原赴日游客专属套餐”,机票 + 酒店价格直降 20%,12 月中国游客预订量已超去年同期 2 倍; 泰国:新增重庆、天津直飞清迈航线,曼谷文华东方酒店推出 “日本行程改订专属优惠”,住 3 晚送 1 晚,吸引超 2 万原赴日游客改道; 新加坡:借力新马泰联线,推出 “安全友好之旅” 宣传,11 月中国游客咨询量增长 250%,预计 12 月客流翻倍; 数据印证:旅行平台显示,日本游退订咨询激增的同时,东南亚旅游产品咨询量暴涨 400%,俄罗斯、澳大利亚等长线目的地也迎来预订小高峰。五、核心亮点:那些 “宁损钱也不去” 的硬核退订故事 上海某互联网公司:300 人奖励旅游团已付日本行程全款 800 万元,毅然退订改去泰国,HR 负责人表示 “国家立场面前,这点损失不算什么”; 北京退休教师团:20 人筹备半年的 “日本红叶之旅”,集体放弃已兑换的日元现金,团长说 “台湾是中国的,我们绝不支持分裂行为”; 杭州情侣:取消已预订的冲绳蜜月游,重新规划马尔代夫行程,女方直言 “不想让蜜月旅行沾上政治污点”。六、核心总结:言论闹剧戳破依赖泡沫,复苏之路彻底中断2025 年日本旅游业的强劲复苏(前三季度 3165 万入境游客、4.8 万亿日元消费),本质是 “靠中国游客撑起来的虚假繁荣”—— 中国内地及香港游客占比达 30%,消费额占比 27.7%,稳居第一客源地。而高市早苗的涉台不当言论,成为压垮行业的 “最后一根稻草”:
短期看,冬季旺季已彻底 “凉凉”,大量依赖中国游客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;长期看,信任修复至少需要 3-5 年,即便中日关系缓和,中国游客也不会再轻易选择这个 “政治风险高” 的目的地。
这场闹剧的终极警示:将旅游经济与政治挑衅绑定,最终只会让本国行业、民众为短视的政治操作买单。日本 “观光立国” 的美梦,终究毁在了自己的错误言论里。
发布于:广东省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